2024年暗潮涌动的伺服市场 MIR DATABANK

  作为自动化产线的核心电气产品之一,通用伺服市场受到多产业需求持续下滑、厂商内卷加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,

  从国内需求来看,3C、半导体等产业在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的推动下,需求持续增长;纺织、包装等行业随国内消费需求稳步回升,叠加出口市场需求向好等因素影响,整体保持小幅增长。而光伏、锂电等新能源相关产业的需求受产能过剩、投资锐减等因素影响,仍处于下滑态势。

  中国(大陆及港澳台)厂商加大竞争攻势,以“低价策略+整套解决方案”的形式在纺织、包装、物流等领域持续扩张。为稳住自身的市场占有率,部分欧系厂商也下调了产品价格,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。

  接下来我们会从市场需求、供应方面分析市场现状,并结合未来发展规划分析不一样厂商的发展趋势。

  光伏:短期内产能过剩、投资放缓仍为主要体现,2024年相关光伏投资需求大幅度地下跌,目前库存水平仍处于高位。预计产能过剩情况仍将持续2-3年,需求恢复还要比较长时间。

  锂电池:2024年,国内产能过剩、去库存仍是主基调,相关投资同比会降低。海外投资则在稳步增长中。预计2025年,在海内外投资的加持下,锂电池行业将缓慢回暖。

  电子类 :2024年,苹果、华为等头部品牌持续加码产线投资。同时,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推动相关产线投资持续扩张,带动电子行业整体实现稳步增长。然而,随着现有产线年行业将更多聚焦于产线改造项目,电子行业的整体增速也将相应放缓。

  半导体:2024年,半导体行业的相关投资稳步推进,其中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等关键工艺环节的需求持续增长。从下游市场来看,新能源汽车和3C产业的芯片需求保持稳步增长,也进一步拉动了相关设备的需求。

  机床类:随着3C、汽车等行业需求的复苏,机床行业有望在未来实现增长回暖。

  出口型行业:2024年,国内通过一系列政策有效促进了消费,下半年消费水平实现小幅回升,带动包装、纺织、印刷等行业的发展。与此同时,出口的持续增长也推动了市场的需求,尤其是纺织机械出口规模显著提升。受人力成本等因素影响,部分企业转向海外,东南亚和印度成为主要转移目的地。这一趋势预计在未来仍将延续,纺织机械出口有望继续增长。

  根据MIR DATABANK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(大陆及港澳台)厂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59%,日韩厂商、欧美厂商份额均有小幅下滑。具体表现上看:

  中国(大陆及港澳台)厂商在性能、价格表现上优势不断的提高。在行业上,中国(大陆及港澳台)厂商也在印刷、包装、餐饮等行业的细分高端领域实现份额提升。

  日韩厂商&欧美厂商受中国(大陆及港澳台)厂商的竞争影响,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。

 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,部分头部厂商也加大对中低端市场的关注度,研发和销售更适应中国市场的产品。总的来看, 头部外资厂商本土化布局的全面性、针对性有所提升。

  整体来看,预计2025年上半年市场仍将处于经济恢复期,到2025年下半年,随国家支持性政策的逐步落地,相关投资有望对市场需求起到带动作用,整体市场增速预将呈现持平或微降状态。

  从厂商发展的新趋势上看,面对欧美技术壁垒、新兴市场变量和地理政治学风险,中国(大陆及港澳台)自动化厂商越来越关注海外市场。对于伺服厂商而言,出海到不一样的区域对伺服的要求也不同,最主要的特征便是部分区域对安全认证、安全功能的要求更多。

  对于外资厂商来说,未来要在中国市场进一步拓展市场占有率、提高竞争力,需在生产、研发、采购、营销、人力资源等多方面进行适应当地环境的策略和行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
上一篇:脱水研报:全球冷链电机龙头人形机器人+深海科技电机打开空间